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县乡风采 >正文

驻村故事│154盏路灯重新“上岗”了

发表时间:2025-03-19 来源:兴宾区纪委监委 作者:何业快 石有勇 编辑:莫茜茜

随着夜幕的降临,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兴安村的154盏太阳能路灯依次点亮,照亮了曲折的村道,也温暖了村民们的心。
 
“小何,你看看现在的村子,亮得几乎和白天一样!以后我们在地里忙活回来,再晚也不用摸黑走路了!”兴宾区纪委监委派驻大湾镇兴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何业快和同事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准备入户开展回访工作时,偶遇了刚忙完农活回家的韦大叔。他笑容满面,兴奋地分享村道照明设施修缮提升工程。给他带来的感受。这个照明设施修缮提升工程,正是纪检监察机关驻村干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
 
为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回应民生诉求,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何业快与驻村工作队深入各个自然屯进行遍访工作。
 
“何书记啊,甘蔗榨季一到,每家每户都忙得不可开交,砍甘蔗成了头等大事,但收工后天色已晚,村里的路灯却不亮,四周一片漆黑,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村民们的话语中透露出些许无奈。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何业快深知,虽然路灯问题看似微小,但对于村民们来说,却是关乎日常生活安全和生产效率的大事。在了解群众的困扰后,何业快立即召集村委干部、驻村工作队以及群众代表召开了一场“板凳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在村文化活动广场上,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以及村民代表围坐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将问题逐个掰开:路灯修建的时间太久,保修期早过了;维修资金没着落;管护责任不明确......
 
“咱们分三步走!”何业快在桌上画路线图,“先摸清底数,再解决资金,最后建长效机制。”
 
要摸清底数,全面掌握照明设施状况,夜间便是最好的调研时机。何业快与工作专班连续几个晚上开展夜间巡查,对全村11个自然屯实施网格化排查,逐巷勘察照明盲区,详细记录154盏故障路灯点位,同步建立整改台账,用脚步丈量出了详实的照明设施修缮提升工程图谱。
 
摸清底数后,怎么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又成了新问题。路灯修缮晚一天,安全隐患便多一分。何业快组织大家又开起了“板凳会议”,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将第一书记的工作经费5万元与村集体经济资金的1.2万余元进行整合统筹,共计6.2万元,专门用于村里路灯的维护和升级。
 
项目施工启动后,村民们热情参与,主动为路灯安装点位让出自家院落地块,清理杂物、搬运配件、擦拭灯杆,与驻村工作队和村委干部携手合作,积极投投工投劳之中。村道照明设施的修缮与提升工程顺利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154盏路灯重新“上岗”,明亮的灯光不仅照亮了村庄的每个角落,也温暖了村民们的心。
 
为确保修好的路灯不再出现“罢工”现象,何业快推动建立了“网格化”管护机制。“由各村屯小组长担任路灯管护员,对照明设施运营情况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以常态管护让民生工程真正温暖民心。”何业快表示。(兴宾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