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抚今追昔、寻找精神之根的节点。在汉语中,清明常用来表述政治清明、有法度,“清”是清正廉洁,洁身自爱,“明”是明辨是非,公私分明。而“清明”用来寓意人生的境界也很有蕴味,心清明,眼清明,我们所走的路,才能一派气清景明。
心清明,即心中吹得起“清明风”。何为“清明风”?春秋时《国语》载,一年有八风,“清明风”为东南风,意为“阳气上升,万物齐巽”,乃清爽明净之风。清明时节万物生长之时,皆清洁而明净,春和景明,万物生晖。东南风自东南吹来,东是日升之地,南为日照之所,故温暖清新。此时,阳气上升,万物在这样的天时气候中生发长成,生机勃勃。人心也要有这样的温暖和清新,催动起无尽的生机和活力,才能清明起来,与这个世界一同生发长成。
眼清明,即眼中下得起“清明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草木在细雨的洗涤后愈发青翠欲滴,每一张叶片都是清爽澄明的。人们眼中的尘土和心中的杂念,也需要“清明雨”及时洗涤,冲刷干净,至于是“春雨润心”还是“霉雨变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向往那份心明眼亮,是否坚守得住初心。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计划,这都是根据自己心中所想而形成的,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也是自己决定的。我们要想使内心纯净清明,就要像保持明镜台的清净一样,勤于拂去心里的杂质和污垢,去除自私、贪婪、傲慢等妄念。一个人只有守住内心的宁静,坚持自律的准则,做到心清明,眼清明,才能真正活得清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清明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应以清明为境界追求,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做好“政治体检”,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在“除尘涤垢”和“洒扫庭除”中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同时,坚决扛起监督责任,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为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武宣县纪委监委 )